首页 > 进口 > > 内容页

深陷亏损旋涡的慧聪集团,如今市值仅为阿里的1/5000!

发表于: 2023-08-29 03:29:08 来源:财华网

17年前,一个名为张向东的小伙预言称: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正在整合各个优势,会腾出手来打败郭总(慧聪网创始人)。

17年后的今天,这位小伙的预言依然经得起考验。慧聪网背后的慧聪集团(02280.HK)早已被阿里巴巴甩开N条街,在电商时代的滚滚潮流中黯然失色。

2023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营收高达4423.56亿元,是慧聪集团的近50倍;目前,阿里巴巴港股总市值超过1.8万亿港元,慧聪集团不足3.2亿港元,为约阿里巴巴的1/5000。不仅如此,慧聪集团的发家业务慧聪网失意在B2B领域,近些年在科技垂直领域也“失血”严重,导致慧聪集团造血能力大不如前。


【资料图】

4年半累计亏损28.2亿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显示,慧聪集团仍深陷亏损旋涡中。

上半年,慧聪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产生总销售收入及收入约89.06亿元,同比增加45.6%;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8.1亿元,同比扩大984.23%。而自2019年以来,慧聪集团就已开始产生亏损,过去4年半时间累计亏损约28.2亿元。

对于今年上半年产生亏损的原因,慧聪集团表示主要由于科技新零售事业群ZOL未达到预期业绩导致录得商誉减值约7.19亿元;及就集团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下的小额贷款业务中若干重大逾期贷款计提减值拨备约1.68亿元。

在往年的亏损当中,慧聪集团受多重因素影响,如未达预期业绩的业务确认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终止亏损业务导致出现一次性出售亏损、线上广告收入减少导致毛利下降等。

从股价层面看,2014年3月,慧聪集团股价飙升的阶段宣告终结,从此走上了下坡路,目前股价不到0.3港元,与巅峰时期的23.58港元缩水了接近99%。

与此同时,慧聪集团员工规模也大幅收缩。截至今年6月底,慧聪集团员工总数只剩下841人,而在2014年则有2807名员工。相较于阿里巴巴在今年6月底超过22万名员工的规模,可以看出慧聪集团的业务规模已被阿里巴巴碾压。

慧聪集团还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今年6月底现金及银行结余仅有2.74亿元,而其一年内到期借贷约3.69亿元,总借贷约为8.58亿元。

败给了时代?

在电商领域,慧聪集团是书写中国B2B历史的一家企业,起步比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09618.HK)还早,由此获得“中国电商鼻祖”的美称。

但在阿里巴巴崛起初期,慧聪集团一直在“坚守”在自己传统的B2B业务中,慧聪集团旗下综合的大型B2B网站慧聪网,这些年由于缺乏创新,在业务模式上并没太大变化。而阿里巴巴一直在创新,从C2C起步,逐步走向B2C,如今业务囊括了电商、物流、云服务、本地生活等领域,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慧聪网(也称“360平台”)的没落是十分显著的,国内B2B市场规模较小,与C端市场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慧聪网还面临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等平台冲击,因此慧聪网收入提升困难。在2022年,慧聪集团的收入为168.84亿元,而360平台收入占年内销售收入及收入不足0.4%,同时还产生了亏损。

为了止损,慧聪集团已暂缓北京慧聪360科技有限公司(为360平台的营运实体)的营运并开始北京360的清盘程序,预期关闭过程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慧聪集团也有在尝试转型升级,2017年引入职业经理人刘军之后,慧聪集团提出要从传统信息媒体转向产业互联网方向。

按业务划分,慧聪集团目前有三大业务:科技新零售事业群、智慧产业事业群和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其中,科技新零售业务以中关村在线为主体,提供线上广告服务;智慧产业事业群主要包括B2B交易平台、提供防伪产品及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涉及跨行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上海慧旌”、数字化转型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兆信股份”、棉花现货交易平台“棉联”等;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主要包括在线服务、透过大数据和工具提升营销服务,以及提供融资及其他服务,慧聪网被分类到该业务中。

不过,慧聪集团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其中,中关村在线竞争力不敌其他平台,慧聪集团在在2023年中期报中表示,线上用户改变其近年来选择3C及生活科技产品的习惯,其更为偏爱的短视频及自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内容。于本期间,中关村在线在升级服务与产品及为网站开拓新的用户流量方面举步维艰。

鉴于中关村在线最新的业务表现及展望,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关村在线业务扭亏为盈的不确定性,慧聪集团修改了科技新零售业务相关预测及估算。因此于2023年上半年确认科技新零售业务相关商誉减值合计约7.19亿元,以反映中关村在线股权估值下跌。

慧聪网所处的平台与企业服务业务则陷入增长困境,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0.5%至6048.2万元,2022全年该业务分部收入也下降了21.7%。

平台与企业服务业务还包含了小贷业务,小贷业务面临坏账风险较大,由此在2023年上半年产生重大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1.68亿元。

展望未来,慧聪集团表示:面对近几年的挑战,我们寄望逐步改善营运及公司架构,将资源利用集中于更有前景的部分。作为该等措施的一部分,我们优先处理核心业务组成部分,重点关注具有更佳前景及更高回报率的业务,同时平衡与营运相关的成本和风险,并于中短期内降低债务水平。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今日上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4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